双创大赛

赛事通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大赛 -> 赛事通报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18

窗体顶端

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窗体顶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我院师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全院师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前做好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选拔筹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1各系要积极挖掘本系在校生、尤其是毕业5年以内毕业生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比赛。

2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鼓励跨系、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 3-10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二、大赛安排

因当前疫情影响,参赛项目申报组织形式为线上组织和网络办公,时间安排暂按文件规定时间开展。今后将根据省赛和国赛具体通知,进行相应调整。
  (一)系部选拔赛(2020年5月)

1宣传发动(5月中旬)

各系集中力量和资源,大范围、高频率、密节奏宣传普及大赛,动员和指导教师、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全院师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2项目培育(长期进行)

各系要深度挖掘教师的科研项目成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整合、对接校内外各种资源,邀请校内外专家帮助学生团队优化项目、资源和团队,切实提高创业项目的质量;主动加强与毕业校友联系,深度挖掘、对接优秀毕业生创业项目;重视、扶持学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优化、提升项目质量。

3系部初赛(5月中旬-5月底)

各系组织初赛,对本系参赛项目进行筛选。根据省赛要求的项目基数,本次院赛以目前各系部在校学生数确定各系部项目基数(具体的最低数量要求见下表),和向院赛推送的优秀项目数,如优秀项目较多可少量增加推荐数量。

系部

参赛项目基数要求(≧项)
(以后期成功上传省赛平台为准)

院赛遴选项目数
(≧项)

智能制造系

265

16

电气及自动化系

195

12

汽车工程系

97

6

工商管理系

163

9

信息工程系

155

9

现代城市系

92

6

劳动经济系

33

2

技师部

60

2

合计

1060

62

4省赛报名(时间待定,暂未开放)

各系组织、发动学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提交创业计划书进行网上报名。鼓励各系参赛人数及项目数在系部选拔赛基础上大力增加。

(二)学院选拔赛(2020年6月)

1院级初赛遴选(2020年6月初)   

院赛组委会组织评委对系部推荐项目按参赛赛道和组别进行书面评审,遴选出优秀作品进入院级决赛路演。参赛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认定,以推荐该项目参加院赛的系部为准。

2院级决赛路演(2020年6月中旬)

进入决赛的项目团队需要准备好《商业计划书》、1分钟视频材料和5分钟演示PPT,以及其他能展示项目成果的资料和实物等。参赛选手应重点对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团队、商业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注意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商业性方面的设计和思考。

院赛组委会办公室将按参赛赛道和组别组织项目路演答辩,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家等进行现场评审,最终决出作品奖项和团队组织奖等奖项,并研究确定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三)暑期训练营

院赛组委会原则上针对决赛项目,以封闭式集中创业培训形式组织训练营。封闭式集中创业培训将邀请专家团队,与项目成员共同分享创业经验,并围绕创业计划、商业模式、团队协作、成长潜力等模块,提升项目创业质量。

三、大赛赛道、组别和对象

(一)职教赛道

职教赛道仅限职业院校(含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学生报名参赛,分为创意组与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且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院在校学生。

2创业组。参赛项目原则上应在省赛通知下达时间点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因国赛省赛通知为下达,故此项暂不作要求)。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院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按照国赛要求,创业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创业组(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团队持股比例的项目,只能参加高教主赛道师生共创组,不能报名参加职教赛道。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1公益组。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院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院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2)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3)师生共创的商业组项目只能参加高教主赛道,不能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四、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 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 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

五、评审规则

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或见附件6。

六、奖项设置

1院赛设特等、一、二、三等奖,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奖金分别为特等奖3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一等奖项目有资格直接入驻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二等奖、三等奖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入驻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机会。设置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和最具人气奖各1名。根据系部选拔赛举办情况,参赛学生比例、院赛决赛成绩等综合考虑设置优秀组织奖。

2该赛事的省赛及国赛参照一类大赛标准对获奖的教师、学生进行奖励和认定。

七、院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学院“互联网+”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院赛组委会),负责大赛协调、组织和指导工作。人员如下:

 任:许明道

副主任:李华宾、许有财、刘爱林

 员:赵子金、王芳、任洪亮、王华莲、尚绪强、赵烽、孙东、靳建国、庞恩泉、叶永、薛彦登、孙建俊、郭志明、甘博、马坤、陈静、张政梅、杨丽英、翟瑞卿、张峰、王兆晶、王桂

院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成员由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赛事日常工作及具体落实。

各系成立相应工作团队,负责落实本系项目团队的选拔、培训、评审和推荐等赛事组织工作。

八、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系要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要在院赛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本系工作组,指定专人负责赛事相关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二)广泛动员,积极开展项目推荐

各系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大赛的宣传动员,认真做好组织工作,积极挖掘、培育和打造参赛项目;要选派专业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履行申报手续,力争学生参赛面、参赛数量、参赛质量“三个提升”。

(三)认真安排,努力做好服务保障

各系要落实人员和经费,为学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要对参与指导的教师和参赛学生予以工作量核算、学分认定、精神或物质奖励等政策引导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四)强化考核,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大赛采用院级选拔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各系应确保完成分配的参赛指标数量,多报不限。各系在本次“互联网+”大赛中的组织发动及获奖情况将纳入年度部门考核。请各系于5月31日前,将院赛项目推荐表(附件1)、院赛项目申报表(附件2)报送至济南校区教学楼202(压缩包命名为“大赛申请人所在系+项目全称”发送至邮箱:cxcy@sdlvtc.cn),项目其他相关文件提交另行通知。

 

附件1.2020年鲁劳职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院赛项目推荐表

22020年鲁劳职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院赛项目申报表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展板格式及要求

4“互联网+”大赛答辩PPT参考内容建议

5商业或项目计划书提纲

6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审规则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5月18日